繪畫手札


364.「執念」?







在繪畫圈裡總有某些說法或看法影響著大家,對於大家都這麼做,或者沒有人這麼做,而形成幾乎固定的看法,例如:

某種風格才是高水準,某種風格就是平庸。

一定要畫某種風格,才是高階高層級。

某某學校畢業的就比較傳統,或者是比較當代。

畫展就一定要舉辦開幕茶會。

畫展要眾星雲集才是成功。

大畫,才夠氣派才能顯出畫家的厲害。

畫家就是很浪漫。

畫家就是不修邊幅。

做畫的工具要很高級才是專業。

要常常出國。

看遍全世界各大美術館。

攀附上某某名人或大師。

跟不上當代。

在公認的認知裡,數學世界是一翻兩瞪眼,1就是1、2就是2,被證明為定律的就是定律,永遠不可能會被推翻,放諸四海皆準,「數位」運用就是依這樣的邏輯,將文字、聲音和影像數位化,並且不斷複製都不會改變。我認為人世間又或地球上,可能除了數學世界是恆常之外,其他的都屬於無常,哪怕是物理世界,某些定律是有可能在未來被推翻的,更何況是在藝術的領域裡啊。所以上述的諸多看法,未必是應該如此吧!而且若是這麼的執著,那是不是會成為「執念」呢?這樣的執念有可能成為讓自己陷入痛苦或阻礙成長的信念,而錯過了其它的可能性。

畫家創作的目的就是要將作品展示給人看,那是否迷糊了這個「看」的主旨,而「看」到了過多的作品以外,甚至很不相關的呢?這底層的原因是不是在於「面子」?更簡要的說,這些「執念」是否源於「面子」,並被其深深牽絆呢?反過來說,若能看清這一點,撇開它,那麼創作起來,是否會更加的純粹、聚焦與快樂呢?

「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駒之過隙,忽然而已」,還是豁達一點吧!

《名與身孰親》油彩 畫布 30F(72.5×91 cm) 2024

https://www.homerstudio.com.tw/gallery_content.php?info_id=10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