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詩人陸游寫的《格言聯》:「書到用時方恨少 ,事非經過不知難」,意謂要實際運用所知知識時,才知道自己在書中所學的知識太少;有些事情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,不會知道其中的困難處。這兩句話非常確實,我在生活中就常常碰到這樣的狀況,而放諸於繪畫亦是如此。
第一句話我將其稍作更動:「『畫』到用時方恨少」,意思是當畫作展出的時候,驀然發現甚至懊悔「少」了很多。少的是什麼呢?是作品的數量嗎?那應該不難克服,快速的多作一些,量就增加了,但是就極易淪為粗製濫造,故而這裡所謂的「少」是畫作的「品質少」,少了哪些品質?「虛」的夠柔和嗎?「實」的夠紮實嗎?「細節」夠細膩嗎?「層次」夠豐富嗎?「肌理」呢?「趣味」呢?……這些種種,如果難於發現自己的「少」,有個方法很直接了當,就是自己的畫作與高手的畫作相比,尤其是原作對原作更是馬上見真章,這在聯展中是很好的機會去琢磨與發現。
至於第二句的「事非經過不知難」,這個往往在實際作畫時常會發生,初初看著畫稿心想不難吧、還好吧,可是一畫下去,才驚覺真是費工呢,甚至出現諸多的難處,這真的是沒有經歷是無法體會的。尤其是在臨摹巨匠的畫作時,對於比較困難處當然心知肚明,否則就不會臨摹它了,然而看似很普通的地方,臨摹著臨摹著,往往會發現裡面有諸多細節,還真的是不簡單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