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畫手札


349.「意象訓練」







《心力》(作者:鄧亞蘋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23年第8次印刷)一書的作者鄧亞蘋小姐,她身經百戰滿滿實務經歷,讀其書感受到踏實的真實感,頗值得推薦讀的書。書中提到用碎片時間提升技能的「意象訓練法」(頁168-173), 我認為頗能運用在我們繪畫上,我將這幾頁內容摘要如下:

「每一個成功運動員都知道,確實有一種方法,能讓我們在休息時同樣獲得提高,這就是意象訓練法。

包括了觸覺、聽覺、嗅覺、視覺、味覺,總共5種感官體驗。這就是訓練的方法。

仔細觀察一下運動員賽前在做什麼。比如網球運動員納達爾、籃球運動員庫里,他們都會有一段時間閉著眼睛坐在休息區或替補席,嘴裡還念念有詞。他們在幹什麼?不是在念咒語,他們在做的就是賽前意象訓練。更具體點說,他們在想像比賽開始後的畫面。

納達爾曾經介紹過,比賽前會先在腦海中想像自己比賽的樣子。想像自己站在球場上,拿著球拍;想像汗水流下額頭、掉落場地。他還會想像自己在場地上奔跑、跳躍甚至摔跤,想像膝蓋滑過場地。更重要的,他要帶入現場的所有因素,帶入觀眾的吶喊和唏噓;想像第一排的觀眾穿著藍色外套,戴著黑色帽子,一臉嚴肅的樣子。納達爾要帶入自己緊張、興奮、激動的情緒,感覺心臟在打鼓、呼吸加速。

納達爾說,時間不必太長,只用兩三分鐘這樣的想像,自己就能迅速進入比賽狀態。換句話說,他的身體還沒進入比賽,但他的大腦早已先開始比賽。這種意象訓練的方法被100%的運動心理專家和90%的奧運選手所採用。而且這種意象訓練不僅是在比賽開始前管用,在日常的休息時也成了常規訓練方法。比如100米短跑運動員,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實打實地跑100米吧?先不說體力夠不夠,真跑下來對自己肌肉、韌帶的損傷也不小。那麼如何持續保持身體和頭腦的熱度?就是在訓練之餘,用意象訓練。想像一下自己走上塑膠跑道,想像發令槍聲,想像釘鞋抓地的感覺。

各種研究都證明,這種大腦中冥想的訓練和實際訓練效果相比同樣有效。這不是什麼玄學。

意象訓練的本質就是在腦海中想像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,以及五感(視、聽、嗅、味、觸),還有生理、心理、行為的反應等,有意識地創造新的經驗,通過想像、預演和情境來建立條件反射。所以這一招現在再也不是運動員的專利了。」

以上是意象訓練法的摘要內容,我特別將文章中的想像過程節錄下來,旨在強調想像的猶如真實正在做一般,效果會越好。最而後一句話:「再也不是運動員的專利了。」所以各種領域都可以善加利用這個印象訓練,當然繪畫也是,真真實實具體的想像,在畫室裡、套上工作圍兜、擠顏料、手沾到顏料、紙巾擦手、在畫架前、握著畫筆、筆毛沾上顏料、調色盤上交錯調抹、顏料味道、調和油味道、畫在畫布的觸感和聲音、擦筆、畫錯了刮刀刮除、伴隨的音樂聲、窗外週圍的人、車聲、從窗外吹進來的徐徐微風……等等。

據我了解,很多畫家的畫室和住家是分開的,在遇到突如其來的事需要處理,在處理完之後返回畫室,時間可能就不夠或所剩無幾了,那麼我們不妨利用這方法,又或是在等車、等人、等待……時,的這些片刻時間,好好運用這「意象訓練」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