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家發表作品難免會有各種不同的評論,覺得有人批評總比沒人理睬來得好,被批評了就虛心接受,但是反應不用太過度,除非這個評論家是伴隨我們極長的時間,才會比較知道始末,否則「所謂評論,就是你或我表達意見而已。」(《如何成為藝術家》(Jerry Saltz, How to Be an Artist, 吳煒聲 譯,奇點出版,2020,頁180。)。
書裡有這樣一段話(頁179-180):
「批評無處不在,連大師都難逃毒手。克洛德·莫內展出早熟的處女座之後,巴黎沙龍(Paris Salon)不斷拒絕展出其作品。據說愛德華·馬奈的作品曾被批評為『粗野下流到難以想像』(inconceivable vulgarity);馬奈不想與保羅·塞尚一起聯展,因為『他』認為塞尚的作品庸俗不堪。某位當代評論家寫道:『法國印象派畫家竇加先生(Mr. Degas)對繪畫『一無所知』嗎?此外,一九五六年,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(Museum of Moden Art)『深思熟慮以後』回絕了安迪·沃荷提交的一幅特寫女人腳穿高跟鞋的全幅紅色繪畫;當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威廉·德庫寧在藝術作品中保留具象元素時,傑克森·帕洛克嘲笑他:『你背叛了抽象藝術!」
連這些大人物、大單位說的都沒個準,還是自己最清楚自己在做什麼。是啊,回頭繼續創作吧!。